一位朋友是小有名气的自由讲师,谈到今年的收入目标,她说,15万封顶。我问她为何这样“保守”?她说要把生活留给自己,比如长长的假期。一个“留”字,让我想到另外一个职业经理人,一个有一定口碑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突然退出来修养生息了,每日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学习,锻炼,陪花朵般的女儿成长,做一些色相味俱全的简餐。
两人选择,不谋而合,都是基于大格局的职业生涯管理。大格局的职业生涯管理,讲究平衡和统合,不仅关注职业的成功,而且关注职业的意义和幸福。
一、五阶段构成的“小循环”
什么是职业生涯?美国心理学家舒伯(Super)认为,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及非职业活动都应视为职业生涯的内容。按照舒伯的定义,职业生涯除职位之外还应包括各种生活角色。
1953年,舒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提出生涯发展五段论,即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与退出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达到一定的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直接影响到后一阶段。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可以经历由这五个阶段构成的一个“小循环”。
1976到1979年之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他提出一个更广阔的新观念“生涯彩虹图”。他认为,个人横跨一生的历程,就是生活广度,而在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中个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则是生活空间。在舒伯看来,人的一生必须扮演九种主要角色,依次是: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持家者、父母和退休者。角色之间相互影响,某一个角色的成功或失败,可能影响到其他角色的成败。他还特别指出,过于投入某一角色并为其成功付出太大代价,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例如,建立阶段和维持阶段中(25岁-64岁)的“显著角色”通常是工作者,如果个人仅仅注重这一角色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家庭、社会角色的投入,那么到退出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2007年11月,作为舒伯的同事,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的创始人,国际职业规划领域最高成就奖ECA 的获得者Norman Gysbers,在首届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论坛暨GCDF全球峰会上的演讲提出,职业生涯规划的远景就是大成长和发展的系统观,自我和所处环境(发展变化在相互作用中展开)构成了职业发展的焦点和蓝本,职业规划就是一个广角镜头,可以把个人事业发展的广度与背景纳入视野,它将人生重要机会的事实和生动的图景呈现给个人。
二、大格局的含义:十年期&象限图
无论是Super的彩虹理论,还是Norman Gysbers的广角学说,都传达给我们的观点是,职业生涯不仅关乎和谐的职业生涯,而且要放在大视野、大格局里去管理。
什么是大格局?
从时间上看,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不可逆转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发展任务,因此,我们要在大的时间单位上去把握整体趋势。我国教育家孔子,将人生十年作为一个阶段。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也将人生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他的观点是:变化的二十岁,充实的三十岁,成熟的四十岁,秋暮的五十岁。“十年期”的视角可以开阔人的视野,让人活在当下而不胶着当下,学会坚持目标长远,以“十年”为时间单位俯瞰个人发展,的确大有益处。
从空间上看,每个人在社会生命周期中,都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要把握好主要角色,但也不能放弃其他角色。身处建立阶段和维持阶段,工作是主要内容之一,但不是唯一内容,职业生涯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平衡,对于年轻雇员特别是女性雇员尤为重要。工作固然重要,但我们作为子女、父母的角色是不可逆的。我们能放弃一项职业,却不能放弃这些角色。相反,我们要设法完成这些角色。除家庭之外,还有其它人际交往、健康锻炼、理财投资等活动,这些构成了丰富的象限图。“象限图”的勾勒,有助于我们评估自己在工作、家庭、休闲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从而帮助自己协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三、大格局的管理:平衡&统合
大格局职业生涯管理的要义,就是平衡和统合。
职业决策,是职业生涯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面对多个职业,选择什么?如何选择?众所周知,选择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关键是要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自己到底要什么。
职业选择和个人的职业价值观相关。传统价值观是:工作到退休,做一颗螺丝钉。现代价值观则是:实现经济目标,具有成就动机,比较理性。而现在,后现代价值观风生水起,工作就是实现个体幸福最大化,工作以外的生活更有意义,不在意成功,不强调权威。
职业选择有标准吗?对职业经理人而言,职业的“性价比”是什么?
职业性价比,概括而言,是回报和投入之比,也是得失之差。选择职业,要综合衡量多种因素,确定自己最在意的因素是否满足。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的包括回报和投入因素,回报因素有:个人的收入、升迁机会、未来发展、生活方式、社交范围、成就感、自我实现、兴趣、挑战性、社会声望等。投入因素有:工作时间、休闲时间、健康状况、家人相处、家人支持等。基本的职业事实告诉我们,任何高回报必然是高投入,高薪高职的光环后必然是高强度高压力。
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善于和谐管理,面对任何一次职场机会,不会唯“高”是从,而是迅速做出“性价比”的加减乘除,这种决策的过程,认识到“适可而止”的重要性,从而免受“多多益善”的诱惑,既可以统合自我、家庭、工作以及社会等内容,又能统合成就、快乐、意义、传承等价值范畴。
那么,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职业决策呢?台湾的金树人先生引入美国的詹尼斯和曼恩(Janis&Mann)设计的平衡单,是一个广泛运用的工具。它将重大事件的思考方向集中到四个主题上:自我物质的得失、他人物质的得失、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平衡单能协助个人具体分析可选方案之利弊得失,排定优先级,择一而行。
除此之外,写“生涯自传”,画“生涯彩虹图”和“角色饼图”,也可以帮助个人回顾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事件、重要他人的影响、各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差异、角色的多寡与冲突等,从而增加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更为积极而有意识地规划未来,做出行动改变。
工作是柄双刃剑,过度投入,会伤及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建立界限,让自己可持续发展。最好的安排是,工作让我们更好地生活,生活也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为此,我们发现,有的职业经理人会进行平衡的目标管理,人往低处走,选择低压低薪;有的职业经理人在矛盾不可调和时,懂得放弃,选择修养生息;有的职业经理人精于“off学”,不仅工作游刃有余,更是休闲高手。这些基于大格局的职业生涯思考,会让职业生涯更成功,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