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 杨叔子
“没有科学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
一、大学为什么要重视文化教育?
(一)文化是根——民族之根。
没有文化的根源,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民族;掐断文化的根脉,失掉根本,也就没有办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哲人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性格,是一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的血液。”一个民族,只要文化延续,精神不垮,便是守住了自强之根基。纵观人类历史,大凡侵略者要消灭一个民族,必先消灭这个民族的文化,抹除这个民族的记忆,把它的历史割裂开,把它的文化消灭掉。当这个民族的文化消失时,这个民族也随之荡然无存。因此,我们就会感觉到生存方式的适应与认同往往是深入骨髓,成为血液中的一部分,是很难改变的。
说文化是根是因为民族文化往往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根本特性。中华文化的特性之一就是包容性很强,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从“和谐社会”的追求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与魅力所在。实际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中最为核心的思想,也就是“天人合一”、“中庸和谐”。中华民族的第二个特性就是和善,“与人为善”。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强调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国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同舟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文化的基本特性,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根本。
(二)文化是魂——民族之魂。
一个民族核心的价值观是由文化决定的,或者说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的精神体现。按照中国人的理解,“魂”是虚体支配实体的决定性力量。
清人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成为中华所有志士仁人的自觉认识,并转化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内蕴。这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价值,紧急危难关头,每个人都会挺身而出。班固投笔从戎,抗敌御侮;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拯救国家危亡;文天祥丹心报国,辉映千古;林则徐痛击鸦片祸殃,捍卫民族利益与尊严;革命先驱孙中山,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人民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这就是文化的魂!可以说,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沧桑而不死,是因为她精神不灭,文化不死。
(三)文化是格——民族之品格。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没有人格,本质上就是说这个人有没有做人的基本格调,有没有做人的基本标准。文化是“格”,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格调。
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以德报怨”的格调。《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讲到:“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宽恕的民族,很容易原谅别人的过错,对失败的敌人是异常宽容,所以总是倾向于“以德报怨”。
我们常说“推己及人”,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乡俗说“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这“推己及人”和儒家所强调的“温、良、恭、俭、让”一样,讲的还是做人的格调。
(四)文化是法——民族之法则。
所谓“法”就是化外之法,法力无边。就如同如来佛的手掌一样,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也可以说,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法则无不在文化基因的控制之下。
二、大学为什么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并且获得普遍认同的、通行的一种价值准则,同时也是在这个准则的指导下形成的学校成员的行为、心理取向和精神风貌。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教育及其他一切活动、观念形态和行为形态的总和。观念形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取向等等。行为方式比较具体,它是由形态、观念所产生的一种外显的行为。外显的行为包括规范制度、校风校貌,或者我们到学校看到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它是具体的、外显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构成了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成员包括校长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学校所认同的价值准则。
学校文化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它与社会主流文化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社会文化的任何变化都会迅速地反映到学校文化中来、学校文化总是反映着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什么?
学校文化建设说到底是校风的建设。什么是校风?校风是指一个学校的思维方式、治学态度。从思维方式来讲,就是学校怎么办,办成什么样子,有什么办学思路。治学态度表现在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校风表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表现在领导班子身上就是有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没有人文管理的精神,有没有组织团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规划;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有没有敬业劝学的精神、教书育人的品质;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有没有刻苦钻研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等等。
优良校风不是一代人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代代传下来,为全校师生所共识,形成传统。有了这样的传统,学校就有了灵魂。
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也要被作为动词来理解——以“文”化人。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实现面向未来的转化,意味着学校不能把“变化”拒之门外,把“世俗”与“流行”视作洪水猛兽,以昔日的围墙保持校内一方经典的净土。同样,我们也不能把以往人类的经验与文化,包括教育自身的传统都弃而不顾,只从时髦与流行中寻找当代人对待世界的模式。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
(三)如何创建学校新文化
学校教育如何构建新的学校文化呢?
第一,凭空制作——取无源之水,栽无根之木显然不行。
第二,把各种“流行”拿来拌成“文化色拉”也不行。
第三,让各种文化轮流坐庄,或“只取其一,不及其余”更不行。
第四,急功近利,向学生灌输“文化快餐”尤其不行!
学校文化的构建,可以采用的合理策略就是整合。“整合”在有些文化人类学家那里是对不同类型文化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融合状态的描述。美国人类学家恩伯夫妇在其所著的《文化的变异》一书中就认为:“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往往是整合的,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一般是有适应性的。”
“整合”是对当前中国学校教育在现实状态中走出复杂困境、创造新的文化规范的行为策略的概括,它植根于当前情境,但要制订的却是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新规范,还要借助于新建的学校文化规范,这样才能推动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改造和重建。
一个学校文化的构建,需要明确学校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它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导价值观在学校领域内的特殊表现,与培养目标直接相关。然后是构建学校文化的总结构,这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由价值到内容、由静到动的生成过程。学校新文化的生成最终必将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造。
在思维方法上,整合要求突破原有的单一凝固的主流性文化的格局,转向对多维变化的关注,通过辨证的、批判性的取舍,经过结构化的处理,从原先统一失去后出现的纷乱中走出,形成有核心的丰富的统一。做到“多”与“一”的统一。新形成的“一”不是“单一”,而是有主有从,有层次、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这个“一”是有自己本体特色的“一”。